浙江自考2020年4月《中国现代文学史》知识点-朦胧诗
知识点一、“朦胧诗”
1、“朦胧诗”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是北岛、舒婷、顾城、江河、杨炼、梁小斌、王小妮和王家新等。
他们在 1980 年前后分别发 表的《回答》(北岛)、《致橡树》(舒婷)、《远与近》(顾城)、《纪念碑》(江河)、《大雁塔》、《诺日朗》(杨炼)和梁小斌的《雪白的墙》、《中国,我的钥匙丢了》、王小妮的《我感到了阳光》、《碾子沟里,蹲着一个石匠》、王家新的《中国画》等诗作。
2、朦胧诗:(1)70 年代后期出现的带有现代主义色彩的诗潮。代表诗人有北岛、舒婷等; (2)注重象征、暗示、联想等手 法的运用,作品具有朦胧、多义的特点。
3、“朦胧诗”的特色:(1)“朦胧诗”产生于七十年代末。它的出现打破了诗歌领域现实主义一元化局面:代表诗人有舒婷、北 岛、顾城等。
(2)侧重表达对人的本质的现代思考和对人的自我价值、心灵自由的追求,也表现对于现实的严峻批判、怀疑及对美好境界的向往。
(3)艺术技巧上广泛吸收现代主义诗歌的表现手法,如象征、暗示、隐喻、变形、通感等,给人一种朦 胧之美。
版权保护: 本文由 浙江自考网提供,转载请保留链接: 浙江自考2020年4月《中国现代文学史》知识点-朦胧诗
最近更新
- 2020年8月浙江自考《公共关系学》知识点 08-06
- 2020年8月浙江自考《公共关系学》知识点 08-06
- 2020年8月浙江自考《公共关系学》知识点 08-06
- 2020年8月浙江自考《公共关系学》知识点 08-06
- 2020年10月浙江自考《公共关系学》知识点 08-06
- 2020年8月浙江自考《公共关系学》知识点 08-04
- 2020年8月浙江自考《公共关系学》知识点 08-03
- 2020年8月浙江自考《公共关系学》知识点 08-03
- 2020年8月浙江自考《公共关系学》知识点 08-03
考试资讯
- 2020年8月浙江自考《公共关系学》知识点 08-06
- 2020年8月浙江自考《公共关系学》知识点 08-06
- 2020年8月浙江自考《公共关系学》知识点 08-06
- 2020年8月浙江自考《公共关系学》知识点 08-06
- 2020年10月浙江自考《公共关系学》知识点 08-06
- 2020年8月浙江自考《公共关系学》知识点 08-04
- 2020年8月浙江自考《公共关系学》知识点 08-03
- 2020年8月浙江自考《公共关系学》知识点 08-03
- 2020年8月浙江自考《公共关系学》知识点 08-03